異徑管-大小頭 法蘭與異徑管環焊接接頭 材料:不銹鋼 碳鋼 合金鋼 交期:標準產品常年現貨 描述:聯系站長免費領取相關標準及重量表 規格: DN20-DN3000 在線咨詢 產品詳情 通過化學分析 、力學性能試驗 、掃描電鏡及 X 射線能譜 、金相分析等方法對某管道工程法蘭 與異徑管對接焊縫的打底環焊縫開裂的原因進行分析 。 分析認為 ,此次開裂的原因是焊接時焊縫 中存在 S 低熔點共晶雜質元素而造成的熱裂紋以及焊接產生的淬硬組織 、較大的焊接拘束力造成 的冷裂紋共同作用所致 。 某管道工程現場施工時 ,將 DN400 mm 材質為 F60 的法蘭與 DN600 mm × 400 mm 、材質為 X60 的 異徑管間的對接環焊縫打底焊接完成后 ,再進行焊 接之前第一道打底環焊縫產生裂紋(圖 1 ) ,該裂紋 環向長度約為 210 mm ,最大寬度約為 2 mm. DN400 mm 、材質為 F60 的法蘭生產執行標準為 ASTM A694枟高壓傳輸用管法蘭 、管件 、閥門和 零件用碳鋼和合金鋼鍛件標準規范枠[1 ] ,DN600 mm × 400 mm 、材質為 X60 的異徑管生產執行標準為 Q/SY GIX 106 — 2009 枟油 氣 輸 送 管 道 工 程 用 DN400 及以上管件技術條件枠[2 ] 。 為探討該打底環焊縫產生裂紋的原因 ,筆者通 過材料化學成分分析 、硬度試驗 、掃描電鏡及 X 射 線能譜以及金相組織分析等對其進行分析 ,具體情 況介紹如下。 清洗裂紋擴展方向的斷口后用掃描電鏡觀察 , 結果顯示該斷口具有多源特征 ,圖 5 為起源于異徑 管側焊根處的 A 裂紋源形貌 ,裂紋源區為沿晶形 貌 ,擴展區呈沿晶加解理形貌 。 圖 6 為起源于異徑 管側焊根處的 B 裂紋源形貌 ,裂紋源區呈沿晶加解。 從分析的環焊縫上截取含有開裂斷口的試樣 作為金相分析試樣 ,依據 GB/T 13298 — 1991 枟金 屬顯微組織檢驗方法枠 、GB/T 10561 — 2005枟鋼中 非金屬夾雜物含量的測定標準評級圖顯微檢驗 法枠以及 GB/T 6394 — 2002 枟金屬平均晶粒度測 量枠[5‐7 ] ,經 4 % 的硝酸酒精腐蝕之后 ,在 M EF4M 金相顯微鏡及圖像分析系統下觀察 ,結果顯示 ,法 蘭基體顯微組織為鐵素體加珠光體 ,晶粒度評定 結果為 10 .0 級。 根據上述分析 ,法蘭和異徑管原材料成分符合 文獻[1 ,2]的要求 ,維氏硬度測量結果顯示 ,其中異 徑管硬度結果符合文獻[2]的要求 。 裂紋斷口試樣掃描電鏡觀察顯示 ,A 裂紋源區 呈沿晶斷口形貌 ,其擴展區呈沿晶與解理斷口形貌 , 裂紋源 X 射線能譜分析結果表明 ,該處除了 Fe 、 M n 、O 、Si 等元素外 ,還存在 S 元素 ,S 元素為低熔點 共晶雜質元素 ,由此可知該裂紋源為熱裂紋 ,且應該 為凝固裂紋 ,凝固裂紋一般產生在焊縫金屬凝固過 程后期的脆性溫度區間 ,此時焊縫金屬結晶完成 ,但 晶粒間尚存在著很薄的液相層 ,塑性很低 ,當冷卻不 均勻收縮而產生的拉伸變形超過臨界值時 ,即沿晶 界液相層開裂 。 這種裂紋常出現在含 S 、P 較多的碳 鋼焊縫中 ,而對文中所分析的法蘭及異徑管而言 ,其 S 質量分數非常低 ,因此焊縫熔敷金屬中的 S 元素 可能來自焊材或在焊接時的外來污染[8‐10 ] 。 通過掃描電鏡觀察發現 ,B 裂紋源區呈沿晶加 解理形貌 ,擴展區呈解理加韌窩形貌 ,屬于冷裂紋 形貌 。 金相分析表明 ,斷口周圍組織中存在淬硬馬氏 體 ,顯微硬度值較高 ,這可能因法蘭及異徑管壁厚較 大 ,焊接預熱不充分或焊接時冷卻速度較快而產生 淬硬馬氏體組織 。 此外 ,斷口處組織有明顯變形流線 ,說明焊接時 接頭承受較大的拘束應力 ,導致焊縫局部產生明顯 形變 。 因為現場多采用拉板定位焊及坡口內直接定 位焊的方法 ,結構拘束度大時 ,焊接接頭內的拘束應 力和殘余應力也大 ,不利于抗裂 。 在大壁厚鋼管組 對時 ,其剛性也大 ,強力組裝定位焊或增設拉承附件 等也會導致拘束應力和殘余應力增加 ,使抗裂性能 降低 。 綜上所述 ,該打底環焊縫斷口具有多個裂紋源 區的特征 ,斷裂的原因是由于焊接時焊縫中存在低 熔點共晶雜質 S 元素而造成的熱裂紋以及焊接產生 的淬硬組織 、較大的焊接拘束力造成的冷裂紋共同 作用所致